2025年3月11日 点击人次: 114
——沈阳工业大学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纪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工作要求,我校紧抓寒假窗口期,以“暖心行动”为抓手,聚焦未就业毕业生实际需求,通过访企拓岗、家校共建、云端赋能、精准帮扶四大举措,构建起“资源拓展-人才培育-能力提升-精准输送”的就业进体系,为毕业生送上寒冬里的“就业暖阳”。
一、访企拓岗:深挖资源蓄活水,校企协同育良才
学校全员参与访企拓岗,以主动作为抢占先机,以精准对接深挖岗位池。
1.全员参与拓渠道。招生就业处、团委全体工作人员赴本溪走访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企业需求,并与当地人社部门达成就业合作;机械学院将工程硕博士培养与市场开拓结合,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寒假期间步履不停,先后走访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
招生就业处一行走访本溪人社局
走访本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企业需求
机械工程学院到企业走访座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寒假期间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2.需求导向建矩阵。建成覆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区域-行业-岗位”三维企业数据库:人工智能学院对接北方实验室、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前沿机构,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动态更新200+企业信息库,石油化工学院走访盘锦、宁波两大石化产业基地,化工过程自动化学院对接葫芦岛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泛渤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
人工智能学院走访北方实验室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动态更新企业信息库
石油化工学院走访企业
化工过程自动化学院与葫芦岛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座谈
3.创新模式提实效。管理学院组织40名会计专业师生走进天职国际开展“沉浸式游学”,与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并拟定针对性的招聘计划。截至2月上旬,本研共有超30名会计专业的同学向天职国际投递了简历。外国语学院走访辽阳市海贝教育、鼎校教育、狠EZ智能英语,并开展联合实习实训活动,近70人次学生参与到实习实训项目中。商贸学院组织师生到辽宁明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参观,实地学习企业电商平台的运营模式,实现“课堂-实训-就业”全链条贯通。
管理学院开展“沉浸式游学”
外国语学院与企业开展联合实习实训活动
商贸学院师生到辽宁明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参观
二、家校共育:千里连线破壁垒,协同育人聚合力
就业是承载万千家庭幸福期盼的民生工程。学校将就业工作与家庭情感港湾紧密联结,深入家庭了解学生就业困惑、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家校同心,共筑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就业育人支持网络。
1.实地走访送关怀。电气工程学院线下实地家访前往沈阳、抚顺、朝阳、葫芦岛、建昌、鞍山、海城7个城市走访17个家庭累计近1800公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前往牡丹江、辽阳、铁岭、沈阳等地,对重点群体进行家访。
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老师到学生家中走访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老师到学生家中走访
2.“线上+线下”解困惑。机械学院举办线上家长会,由毕业班辅导员解析就业政策趋势,邀请已就业学生代表分享求职经验。电气工程学院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入校参加家长座谈会,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前就业形势。
机械学院举办线上家长会
电气工程学院邀请学生家长入校座谈
3.视频家访暖人心。电气工程学院累计线上一对一视频、电话家访达80余人次。经济学院对困难家庭毕业生进行线上家访,帮助毕业生规划科学清晰的求职路线,精准推送就业信息。
电气工程学院召开线上家长会
经济学院开展线上家长会及就业指导
三、数智赋能:数字技术破疆界,多维淬炼强本领
面对就业生态的新形势,学校以AI面试、网络直播等新技术、新形态,提升就业指导质效,助力学生锻造硬核就业竞争力。
1.打造智慧服务“云矩阵”。学校就业官微“沈工大就业”增加“AI面试官”板块,推出“职业测评”与“线上面试模拟系统”,以科技助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电气工程学院编制《2025届毕业生职场实用TIPS》,整合就业月历、笔试真题库、面试技巧等资源,开展简历修改、在线笔试演练、线上面试模拟等就业指导活动。人工智能学院办理就业手续152项,实现寒假服务“不断线”。
“沈工大就业”上线AI面试功能板块
电气工程学院编制《2025届毕业生职场实用TIPS》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线上家长会
2.构建“竞赛赋能生态圈”。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围绕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组织17名选手参加省里举办的三场培训,组织晋级省赛的选手进行一对一的线上培训六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专业能力提升训练营,配备导师团队,组织学生备战ROBOCON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等国家级赛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依托专业能力提升训练营,以赛促就
3.开辟“职业规划云课堂”。招生就业处把握省考报名节点,邀请资深公考专家为毕业生开展《2025年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之公考解析》讲座,参训学生300余人次。理学院邀请多位企业HR、就业指导专家和优秀校友,通过线上平台为毕业生开展了多场就业指导讲座,提供一对一简历修改服务,并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
招生就业处创新“职播间”云课堂
四、精准服务:靶向施策破困局,护航学子启新程
学校帮扶到人、服务到心,通过结对帮扶破冰就业迷茫、“一生一档”破解求职困境,用有精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服务护航每位学子扬帆起航。
1.师生结对,精准护航就业路。理学院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学院领导、教师、辅导员与学生“一对一”结对,全程护航学子就业路。软件学院党政领导和思政干部寒假期间共同组成暖心走访小组,开展求职毕业生精准走访。
理学院教师到学生家中走访
软件学院教师到学生家中走访
2.一生一档,打通最后一公里。材料学院“暖心走访团”赴沈阳、大连等地为求职学生现场对接当地企业资源,解决求职后的住宿、交通等实际问题。文法学院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档案,根据毕业生求职进度,精准推送求职信息。
材料学院教师到学生家中走访
文法学院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就业指导
3.考试直通,赋能学子“上岸”梦。经济学院为学生提供公考选岗、笔试、面试等支持。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考公、参军等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搭建考公、考编、考博考试信息直通微信群,并发放学院定制的“圆梦文具包”。
经济学院为学生推送实习信息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入户为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定制公考“圆梦文具包”
新学期,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工作部署,紧扣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为战略指引,持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在服务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智慧力量,奋力书写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答卷。